随着国内汽车消费的持续升温,作为汽车产业链条中重要一环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在近几年快速崛起。
高点起步打造品牌展会
虽然还只是展览市场的新生儿,但凭借高起点和独特的市场定位,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一亮相,就显得与众不同。根据大会组委会的数据,本次博览会总展览面积达
据了解,本届展会专业性强,定位面向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市场和售后服务市场,展品不仅有汽车零部件,还有部分民族汽车品牌的整车。同时,展会的国际化色彩也很鲜明。来自德、美、英、法、意、日、韩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19个汽车行业协会,大众、通用等8家国际汽车整车集团,以及博世、德尔福等世界前4大汽车零部件集团都出现在展会上,表明展会成为国际化交流的舞台。
众多国际企业和客商的光顾,对于本土企业来说意味着不可多得的市场良机。记者看到,包括上汽、一汽、东风、北汽、长安、南汽、奇瑞、江淮汽车、重汽、宇通、陕汽、广汽等观众耳熟能详的各大汽车企业的自主品牌整车集体亮相,展示其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寻求与国内外专业观众、采购商进行贸易洽谈的商机。展会上更庞大的群体是零部件生产企业,国内、国际的零部件生产商都带来了有竞争力的产品,产品跨度大,技术含量高,体现出当前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最新进展。
记者从博览会上了解到,为了规范参展企业,确保展会的质量和水平,本次展会为国内参展企业设定了两道门槛:一是2006年国内销售额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或出口额100万美元以上;二是无知识产权侵权等违法行为。此外,展会组委会还在现场设立了保护知识产权办公室,随时有人值班,解决可能出现的知识产权纠纷,以维护参展企业的合法权益。在目前同类展会已经颇为拥挤的情况下,此次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在诸多方面高规格、高标准,显示了组织者着意打造一个国家级国际汽车零部件及后市场品牌展会的决心。
以点代面局部突破零部件产业在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零部件产业在整个汽车工业中的比重逐年增加。2005年,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838亿元,占整个汽车工业总产值的35%。据“十一五”中国汽车零部件专项发展规划,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值目标是,到2010年汽车零部件总产值1.3万亿元,出口总值400亿美元。
汽车产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朝阳产业,城市中奔驰的车流,不断加剧的交通拥堵,正是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现实写照。汽车市场的日益扩大,带动和促进了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繁荣。随着汽车业巨头在低成本国家的零部件采购额持续增加,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显示出可喜的发展前景。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接近131亿美元,业界预计这种增长势头今后还将继续得以延续。
业界人士分析,目前我国轿车主要总成和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仍被外方控制,国内零部件企业独立研发能力较弱,普遍缺乏研发设施。我国汽车产业乃至零部件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实现汽车工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需要强化开发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在现阶段整体上与国际水平有差距的情况下,可以谋求在局部突破,以点带面,带动行业水平的提升。
在湖北三环车桥有限公司的展位前,围拢着不少中外客商和观众,询问、了解产品的特点和性能。据介绍,该公司是一家生产汽车前轴和车桥总成的专业化企业,产品主要为东汽集团、一汽集团、北汽福田等大中型汽车厂、专业车厂、客车厂配套服务。在此次展览上,展出了包括汽车前轴、后视镜、前照灯、换档手柄、电喇叭等众多产品。
该公司赵红先经理告诉记者,参加这样真正国际化的展览,对于像三环车桥这样的企业来说非常有价值。因为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对国内客户基本上都已经掌握,主要是想通过这种高规格、专业化的展示平台,结识和寻找国外客户,尤其是终端客户和大的经销商,开拓国际市场。
他表示,与国际企业相比,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机械制造方面的差距在迅速缩小,但在电子产品、控制系统方面仍有一定距离。尽管如此,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也有一些企业在个别产品上取得了突破,像三环车桥此次展出的汽车用电喇叭,就代表了亚洲同类产品的最高水平,产品已经出口到汽车生产强国日本。
他坦言,现在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有相当难度。“单就汽车零部件市场而言,国内市场比较开放,汽车企业采购零部件主要看产品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但国外企业则有保护,日本汽车企业97%以上的零部件都来自本国企业产品。”
记者在此次展会上发现,一些企业的宣传资料多是英文的,中文宣传资料很少,或者有的企业干脆就没有中文资料。一家企业参展人士直言不讳地表示,现在国内市场同类企业太多,竞争很激烈,他们来参加展会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盯准国外客户。“这个展会外商很多,希望能够认识更多国际客户,与他们建立联系,争取下一步开拓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