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 会展研究
发挥会展介质传播功能,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发布时间:2024-04-03  作者:经济研究会首席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导 储祥银  点击次数:3272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标志。

一、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提出

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基本原理和新时代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动态,创造性地率先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理念。

在2023年9月7日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战略任务落实到位,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两会期间,习近平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述,奠定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框架和发展路径。

新质生产力理念是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延展与创新,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体系,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是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价值。

二、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科学技术革命性突破: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基础研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健全国家、社会、企业,科技、产业、金融等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优化市场要素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杠杆和本质要求。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通过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实现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高质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科技、产业、金融等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应用,及时、迅速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

三、新质生产力

发展的基本要求

制度创新: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人才。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科技创新:做好“0—1”的原始创新,发挥国家科研经费、社会科研经费、企业科研经费以及科研基金的作用,支撑高层次专业人才做好基础创新和原始创新;做好“1—100”的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各级各类服务机构做好包括小试、中试、功能性样机开发以及确立生产工艺等;做好“100—100万”的产业化,按照“科技成果标准化,标准引领产业化”的路线,推动科技成果大规模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深入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高质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从而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持续供给。

产业创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产业基础。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大力推进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增强新能源汽车、光伏、移动通信、电力装备等领域全产业链优势;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构建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丰富完善应用场景,培育产业生态,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四、会展助推

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一是发挥会展介质传播功能。会展是一种介质。物理学定律认为,波动能量的传递需要某种物质基本粒子的准弹性碰撞来实现。这种物质的成分、形状、密度、运动状态,决定了波动能量的传递方向和速度;这种对波的传播起决定作用的物质,称为这种波的介质。比如,声音的传播需要某种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声的介质。再比如,网络传输信息的载体称为网络传输介质,网络传输介质包括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会展是社会再生产的介质传播媒体,通过会展介质平台汇聚各类发展要素,促进优质要素组合配置,提高要素使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产品、服务附加价值,带来价值链提升。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会展可以发挥介质传输功能,推动科技研发成果的传播、扩散、交流、合作,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进程,助推科技成果尽快形成新的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快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搭建会展平台,促进新质生产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加速产业化进程。会展活动先进技术和最新产品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的交流启迪了人们的思想,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加快了科技发展的进程。展览会新技术和新产品展示,给人们带来了最直观的印象,带来巨大的观摩、示范和学习效应。展会举行的各类技术推介,将最新科技动态和生产工艺公诸于世,对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会展平台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可以贯穿每一个发展阶段。科技研发“0-1”阶段,会展可以通过组织学术交流,带来思想碰撞,拓展思路,启迪理念;科研成果转化“1-100”阶段,会展可以通过组织成果论证、成果宣讲和推广试验,扩大社会影响,形成共识,为产业化应用奠定基础;研发成果产业化“100-100万”阶段,会展可以促进各类先进要素组合配置,加速产业化进程和集约化发展。会展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还可以表现为:汇集政策、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资源要素和发展要素,推广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推动官产学研、资金、项目合作,贯通产业上下游、研发、生产、流通和消费诸环节,全方位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进步。

三是搭建高质量会展平台,助推社会资源市场化创新性配置。新质生产力发展还需要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会展是要素、商品和服务交易的媒介,通过汇聚人流、物流促成交易,实现价值。会展就是市场。首先,会展是顺应经济、社会、产业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的,精心策划组织,在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打造的市场。其次,会展连通国际、国内,汇聚各类发展要素,促成要素、商品、服务跨业主、跨区域、跨国界转移配置,提高要素使用效能,扩大交易规模。第三,会展是交易成本低而交易效率高的市场。会展把散布在不同时间、不同区位的交易机会汇聚一起,让买卖双方充分沟通交流,多方比较体验,让价值规律现场直观体现,充分发挥作用,达成交易或交易意向,带来交易成本的节约和交易效率的提升。第四,会展还是带有公共平台性质的市场,通过非排他、无差别服务、无歧视待遇提供,会展参与各方可以平等感受现场氛围,公平分享信息资源和交易机会,自主选择合作对象。会展加快要素、商品、服务市场运转,提高要素、资源使用效能,进而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

会展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需要发挥会展先导性服务业功能和资源整合、要素集聚、市场扩充优势,搭建高质量服务平台,推进科技新理念、新思想、新成果的宣传推广,推动新研究成果的交流扩散,加速新产业、新技术、新工艺产业化进程,促进新生产能力、新竞争优势加快形成,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于中国贸易报 


上一篇: 2020,看展览服务的“基本盘”
下一篇: 会展新说 | 马歇尔产业氛围与行业展会如何引导产业创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