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特别关注
商务部回应近期经贸热点话题
发布时间:2024-05-17  作者:  点击次数:2479

   “中国新能源产品广受欢迎是企业拼出来的,不是政府补出来的”“所谓‘产能过剩论’有悖常理和常识,毫无道理,完全站不住脚”“总的来看,4月份中国外贸表现符合预期”……在5月16日召开的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就近期商务热点话题作出回应。

  “产能过剩论”完全站不住脚

  “所谓‘产能过剩论’有悖常理和常识,毫无道理,完全站不住脚。对产能问题要尊重规律和事实,客观、全面、长远地看。”何亚东表示,从市场经济原理看,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背景下,供需问题要从全球看,不能只看一国。当今世界经济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生产和消费都是全球性的,需要在全球视野下进行供需匹配和调节。不能因为一国的产能超过本国需求,就贴上“过剩”标签。

  从国际贸易实践看,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各国基于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合作,从而有效提升全球经济效率和福祉。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长期向世界出口大量商品。美国所生产的芯片约80%用于出口,德国、日本生产的汽车分别有约80%、50%用于出口,波音、空客生产的客机也是大量出口;而中国电动汽车2023年出口仅120万辆,占年产量的12.7%。“难道美欧日的出口就是合理的,中国的新能源产品出口就是过剩的吗?”何亚东说道。

  从产业发展趋势看,绿色低碳是大势所趋。随着全球绿色转型,国际市场对新能源产品的需求将持续扩大。据国际能源署研究,为实现“碳中和”目标,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需要达到约4500万辆,是2023年全球销量的3倍多,远超目前全球供给能力。同时,新能源领域技术产品更新迭代加快,还将不断创造新需求。

  “总的来看,全球新能源产业仍处于起步发展、快速成长的阶段,相关产能非但没有过剩,反而是相对不足的。”何亚东说。

  何亚东还指出,所谓“产能过剩”,过剩的不是产能,而是焦虑,本质上是相关国家担心自己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以此为借口抹黑打压中国,是“双标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又一新伎俩。这样的做法不仅挡不住中国前进的步伐,反而会绊倒自己,还将拖累全球经济复苏和绿色转型。

  “炒作‘产能过剩’反而会造成过剩。”何亚东进一步表示,一些国家以“产能过剩”为借口,对中国产品出口、投资合作设限,实际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主义,是对全球市场的人为干预和割裂,必将破坏新能源产供链,造成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通过“扣帽子”“贴标签”搞限制,只会妨碍合作,最后也不会达到想要的结果。

  何亚东还表示,推行绿色“双标”反而会破坏气变合作。欧美一手高举应对气变的大旗,一手挥舞绿色保护主义的大棒;一边要求中国为应对气变承担更大责任,一边阻碍中国绿色产品自由流动。“这是典型的‘双标’。中国新能源产业致力于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优质产品,为世界各国绿色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谈气变合作就不能搞保护主义,搞保护主义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气变合作。”

  何亚东强调,中方坚定支持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相关国家应立即停止以“产能过剩”为名打压限制中国新能源等产业的错误做法。“中方将采取有力措施,捍卫自身正当权益。同时将始终坚持开放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中国新能源产业对全球是贡献,不是威胁

  在回应目前中国新能源产品在海外被指责为依靠补贴大量出口的问题时,何亚东强调,中国新能源产品广受欢迎是企业拼出来的,不是政府补出来的。中国企业是靠长期努力脱颖而出的。

  “从20多年前开始,中国企业就在新能源领域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和产业布局,通过激烈市场竞争,形成了自己的独有优势,包括技术创新优势、产供链优势、市场生态优势。中国新能源市场是充分竞争的,通过优胜劣汰、大浪淘沙,不断涌现出优质企业和产品。”何亚东说道。

  何亚东还指出,中国产业补贴政策是合理合规的。产业补贴政策源于美欧,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中国的产业补贴政策主要是引导性的,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始终坚持公平、透明、非歧视原则,只要在华经营的企业都可以平等享受。“中国不存在世贸组织所规定的禁止性补贴,相关补贴政策已及时全面向世贸组织通报。反观美欧,近年来补贴力度显著加大,且带有大量排他性、歧视性做法,给中国产品进入相关市场设置重重障碍,是典型的保护主义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基本原则。”

  “中国新能源产业对全球是贡献,不是威胁。”何亚东表示,中国优质的新能源产品丰富了全球供给,推动了绿色低碳进程,有助于《巴黎协定》目标的实现。据估算,每辆新能源汽车每年减碳约1.66吨,中国2023年出口120万辆新能源车,可减碳约200万吨。

  何亚东还指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绿色、数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产业化,并不断催生新的技术,为全球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中国新能源产品性价比高、质量好、功能强,深受消费者青睐。中国新能源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让消费者更可负担,也有助于缓解通胀压力。中国出口欧洲的电动汽车价格低于欧洲本土同类车型,但仍比国内售价高一到两倍,利润可观,根本不存在倾销。

  “总的来看,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有力推动了全球绿色转型,有力促进了全球技术和产业进步,有力增进了各国消费者福祉。”何亚东如是表示。

  4月份中国外贸表现符合预期

  谈及4月份中国外贸情况,何亚东表示,总的来看,4月份中国外贸表现符合预期。从规模看,进出口为历史同期新高。4月进出口3.64万亿元,比3月增加800亿元。进出口、出口、进口同比分别增长8%、5.1%和12.2%。

  从市场看,传统、新兴市场均呈增长态势。4月,受库存消化、需求恢复等因素带动,中国对传统市场进出口由降转增。其中,对欧盟增长3.3%,对美国增长6.2%。同时,对新兴市场进出口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对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分别增长14.4%、9%,均高于整体增速。

  从行业看,机电产品贡献了主要增量。机电产品进出口增长10.4%,拉动整体进出口增速5.1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回暖,带动上游集成电路进口增长20.4%。

  “当前,全球贸易整体延续2023年四季度以来的缓慢复苏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外贸企业发展的信心。”何亚东进一步说道,商务部近期调研显示,重点外贸企业新签订单连续4个月好转,超八成广交会参展企业在手订单金额持平或增长。但同时不能忽视存在的风险挑战,特别是部分国家推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推升贸易成本和贸易风险,这将对全球产供链造成干扰。

  何亚东指出,面对这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培育外贸新动能。同时,有针对性地解决外贸企业的困难问题,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提升国际竞争力。


 来源:国际商报   



上一篇: 聚焦南京低空经济发展大会│4个方面12条具体政策措施正式发布,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 孙成海:会展人应更多思考时代赋予的行业责任
Baidu
map